
10月17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財政部部長助理宋其超、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發布會上介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迅速行動,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政策出臺,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市場止跌回穩。
“組合拳”怎么打?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

充分賦予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調整或取消各類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購、取消限售、取消限價、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 降低了首付比例,統一首套、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到15%;
通過落實這些已出臺的政策,降低居民的購房成本,減輕還貸壓力,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
- 年底前,將“白名單”房地產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元。
相關政策發布以來,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房地產開發投資、新建商品房銷售等主要指標降幅繼續收窄,特別是9月底以來,一手房看房量、到訪量、簽約量明顯增加,二手房交易量持續上升,市場出現了積極的變化。媒體報道,多地房地產政策支持力度加碼,一線城市樓市全線回溫。
金融監管總局:已具備商品房項目貸款全部按照“白名單”機制管理條件金融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把商品住房項目貸款全部按照“白名單”機制管理的條件已具備,符合“白名單”標準條件的房地產項目,均應按“白名單”管理,做到“應進盡進”。
截至10月16日,“白名單”房地產項目已審批通過貸款2.23萬億元。預計到2024年底“白名單”房地產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將翻倍,超過4萬億元。住建部部長倪虹:五項政策支持貨幣化安置房 允許地方發行專項債倪虹表示,將通過貨幣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危舊房改造,主要是考慮有些條件成熟、群眾改造意愿迫切、前期工作比較扎實,貨幣化安置可以更好滿足群眾自主選擇房型、地點,又無需等待過渡期。一是群眾改造意愿強烈、安全隱患突出的要做重點選擇;二是項目的兩個方案要成熟:一個是征收安置方案成熟扎實,另一個是資金大平衡,做到項目總體平衡,避免新增地方債務風險。一是重點支持地級以上城市,二是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給予專項借款,三是允許地方發行專項債,四是給予稅費優惠,五是商業銀行根據評估發放貸款。
住建部回應有關“虹吸效應”的問題時介紹,從規律上看,“虹吸效應”是世界各個城市在發展過程當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從影響上看,“虹吸效應”有利有弊,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不同發展階段,“虹吸效應”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中國在城鎮化進程中,注重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戰略。因城施策,是防止房地產領域虹吸負面作用的一種制度安排。住建部:為了適應生育二孩需要支持地方增加保障對象住房面積住建部表示,為了適應生育二孩的需要支持地方結合實際,增加保障對象住房面積,各城市政府結合當地實際,優化完善房地產政策同時,一定要加大保障力度,兜牢住房保障底線。到今年年底,計劃讓450萬青年人、新市民能夠住進保障性住房。財政部:專項債收購存量商品房由地方自主決策、自愿實施財政部表示,對于專項債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這項政策由地方自主決策、自愿實施,遵循法治化原則,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在確保項目融資收益平衡的基礎上,地方安排專項債收購存量商品房。專項債用于收儲土地在具體操作上,主要是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情況,與存量土地的業主企業,合理確定收購價格,妥善處理回收存量土地涉及的債權債務關系,合理確定專項債券項目范圍,及時安排專項債券的發行和支出。